每年,全球约90%的贸易通过船舶运输。虽然石油和粮食等大宗商品占据了其中的40%,但其余的货物则由装满家电、智能手机和沙发的大型钢制集装箱组成。
作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按运力计算,仅次于MSC),马士基(Maersk)负责大约五分之一的这些集装箱运输。除了拥有672艘船舶的庞大船队外,这家总部位于丹麦的航运公司还经营着全球最大的港口码头业务之一,共有64个码头。
Maersk的运营方式类似于公交系统,努力让“班车”准时按照固定路线运行。唯一的区别是,Maersk的“公交车”更大,且运行在海上。
2022年,由于疫情带来的消费激增以及运费上涨,马士基创造了293亿美元的创纪录利润。当时,其股价飙升。然而,公司预计未来市场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因为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已使收入回归到疫情前的水平。如今,马士基和其竞争对手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红海地区对船只的袭击、巴拿马运河干旱,以及潜在特朗普政府带来的关税上调威胁。
“Maersk知道市场调整总会到来,而它确实在今年的上半年发生了。”
“Maersk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行业挑战或许比以往更多。但回顾过去五年,每一年Maersk都经历了一到四次类似的挑战。”
为了降低风险,马士基正在加强其端到端物流业务,投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航空货运。他们收购飞机、仓库、扩建码头,并购入卡车运输公司。
这样一来,Maersk可以全程掌控客户的货箱(即集装箱),从货物被装上船舶到最终运抵客户的配送中心或仓库。
全球每年约有110亿吨货物通过船舶运输,相当于人均1.5吨。CNBC深入探讨了马士基及其竞争对手赫伯罗特(Hapag-Lloyd)和MSC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马士基如何为未来发展转型。
第一章:全球挑战
海运行业充满变数,全球供应链极度不稳定。
2023年,加沙战争持续,来自也门的胡塞武装袭击了包括马士基船只在内的红海商业船舶。马士基暂停了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并改道绕行非洲南端。这条新航线需要更长的航行时间,增加了船舶需求、额外集装箱和大量燃油消耗。同时,这也推高了海运运费。
“过去几个月,运费已经上涨至原来的四倍。”
通常情况下,全球约12%的航运贸易通过苏伊士运河。许多马士基的竞争对手在疫情期间订购了新船,这在当前危机中帮助航运公司更好地适应新路线。
“在正常情况下,这可能会是一场灾难,因为我们不会有足够的船只来应对。但现在,由于市场上集装箱船过剩,行业才能迅速调整,并重新安排供应链绕行非洲。”
与此同时,巴拿马运河的干旱也影响了航运。
2024年1月,马士基通知客户,部分运河运输将改为铁路运输。约40%的美国集装箱运输通过巴拿马运河。公司将部分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的货物改为铁路运输,使其横跨国家后再重新装船运往美国东海岸。
此外,马士基还需应对可能提高的中国商品关税(若特朗普再次当选),以及北美最大海运工人工会——国际长岸工人协会(ILA)可能发动的罢工。
“目前,我们希望一切能够保持正常。然而,我们无法100%确定这一情况是否会发生。”
但真正对行业影响最深远的,可能是船舶数量的过剩。
未来几年,集装箱船队规模将增长18%。
“目前市场上的船舶数量过多。虽然绕行非洲暂时缓解了这个问题,但一旦红海重新开放,我们将立即面临运力过剩,导致运费迅速下降,马士基将遭遇与其他公司相同的挑战。”
2024年3月,一艘租用的马士基集装箱船在巴尔的摩撞上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Francis Scott Key Bridge),带来额外挑战。
第二章:早期发展
马士基成立于1904年,由阿诺德·彼得·穆勒(Arnold Peter Moller)和他的父亲彼得·马士基·穆勒(Peter Maersk Moller)在丹麦购入两艘船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司通过军用合同迅速发展。
从1918年到2009年,马士基还建造船舶,并曾一度经营坦桑尼亚的25000英亩甘蔗种植园。
二战后,马士基主要运输原油。但集装箱革命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转折点。1956年,第一艘集装箱船从纽瓦克港出发。1975年,马士基从新泽西州开通了第一条集装箱航线。
到1990年代初,马士基已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并保持这一地位超过二十年。
20英尺标准集装箱(可容纳50至60台冰箱)是供应链的支柱。从1980年到2017年,全球集装箱使用量从1.02亿吨增加到约18亿吨。
2023年,仅进入美国的集装箱货值就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3000美元。
更大的货运需求催生了更大的船舶。自2000年以来,集装箱船平均尺寸翻倍,最大船舶可装载24000标准箱(TEU)。
然而,疫情期间的消费激增和供应链瓶颈使马士基盈利暴涨。
2021年,集装箱运费飙升至疫情前的五倍。马士基的运输量仅增长3.6%,但收入却跃升56%,达到610亿美元。
2021年至2022年,全球航运公司总利润突破4000亿美元。
第三章:向陆地扩展
为了应对涌入美国的集装箱增长,马士基正在墨西哥扩大运营,投资港口、仓储和卡车运输。
“通过铁路和分销中心,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新的进入北美市场的选择,不再局限于美国东西海岸,还可以经由墨西哥。”
2023年,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15%的中国商品经由墨西哥进入美国。
此外,马士基正在陆地和航空领域扩展,目标是从工厂到终端消费者全程掌控物流。
马士基计划到2040年实现供应链的净零排放,并投资甲醇动力船只,以减少碳排放。
马士基的未来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也关乎全球经济的走向。
全球供应链充满不确定性,进口商需要一个能帮助他们安全航行运输货物的合作伙伴。Ship2China专营洛杉矶及纽约海运回国服务,欢迎按此咨询。